教案
首頁教案補充教材學習單相關網站

彰化縣北斗國小社會科單元教學計畫

教學計劃 (教案)

教學計劃標題

鄉親的生活(一)

適用階段

國小

適用年級

四年級

教學總時間

240 分鐘

關鍵字

家鄉、飲食、房屋、衣、生活

設計理念

讓學童了解經濟發展對社會進步與生活的影響。透過蒐集、訪談中,讓學童了解鄉親過去的生活,與現今的生活之差異,進而思考如何解決問題,並愛護自己的家鄉,許家鄉一個美麗的未來。

 

教學活動一

領域

社會

次領域

國小社會

主題

鄉親的生活

子題

資訊教育

單元名稱

飲食生活面面觀

能力指標

1-2-2,4-2-1,9-2-3

教學時間

80分鐘

設計者

姓名

縣市別

服務單位

陳白玲

彰化縣

北斗國民小學

教學目標

1.了解飲食的種類和型態。

2.討論家鄉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。

3.能說出過去和現在廚房的不同。

4.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和禮貌。

 

活動步驟

活動步驟說明

◆引起動機:

1.請學童說說早餐吃了什麼,多樣化的食物引起學生探究的興趣。

◆活動一:

1.教師出示家鄉飲食照片、廣告單上的各種美食,引導學生觀察。

2.師生共同討論:(學生自由發表)

(1)家鄉的飲食可分成哪兩大類?

(2)你吃過哪些美食?

(3)喜歡中式美食或西式美食?為什麼?

(4)為什麼外食的人口愈來愈多?

  (5)你比較喜歡外食還是吃家裡的料理?為什麼?

3.師生共同歸納:

  (1)飲食的種類大致可分為中式和西式。

  (2)中式和西式美食各具特色,因各人喜好不同而各有所愛。

  (3)雙薪家庭增多,工作繁重、收入增加、多樣化食材,都是選擇外食的主因。

◆活動二:

1.學生將事先完成的過去的廚房和三餐大追蹤學習單分組討論。

  (1)現在的廚房有哪些廚具?傳統的廚房有哪些廚具?它們有什麼不同?

  (2)你喜歡哪一種廚房?為什麼?

(3)過去的三餐和現在有什麼不同?

2.學生自由發表。

3.師生共同歸納:

 (1)現在的廚具比較多樣化,有瓦斯爐、抽風機、電鍋、電磁爐、微波爐等。煮食方便又省時。

  (2)傳統的廚具以大灶、烘爐為主,準備費時。

  (3)廚具的多樣化造成家鄉人們飲食生活的改變。

  (4)過去的三餐以中式為主,配菜簡單。

  (5)現在的三餐中、西式都有,樣式豐富,注重營養和色香味。

◆活動三:

1.師生共同討論:

(1)造成家鄉人們飲食習慣的改變有哪些原因?

(2)你在飲食上有哪些好習慣和壞習慣?

2.師生共同統整:

 (1)所得收入增加、餐廳林立、廚具多樣而方便、食材充足、營養常識豐富,現在的三餐健康營養又豐富。

參考資源

標題

類型

來源

照片、學習單

教材

自拍

參考網站

標題

網址

北斗鎮簡介

http://www.pthc.chc.edu.tw/pthome/pthome.htm

 

 

教學活動二

領域

社會

次領域

國小社會

主題

鄉親的生活

子題

資訊教育

單元名稱

衣著風貌大搜查

能力指標

1-2-1,4-2-1,9-2-3

教學時間

80分鐘

設計者

姓名

縣市別

服務單位

陳白玲

彰化縣

北斗國民小學

教學目標

1.      認識家鄉人們的衣著的材料和樣式。

2.      了解家鄉人們衣著的改變。

3.      明白衣著的禮儀。

活動步驟

活動步驟說明

      引導活動:服裝表演

1.邀請學生家長或社區人士找出過去所穿的衣服在班上做展示。

2.學生表演服裝走秀

  (1)分組表演,有人擔任模特兒,有人擔任服裝特色介紹人。

  (2)各組服裝走秀。

  (3)介紹人說明模特兒服裝樣式、材料和特色。

◆活動一:

1.   老師運用PowerPoint 展示不同的服裝。

2.   師生共同討論:

  (1)我們可以怎樣知道衣服的材料?

  (2)衣服的材料大致上有哪幾類?

  (3)衣服的樣式有哪些?

  (3)我們到哪裡買衣服,過去和現在有什麼不同?

  (4)家人怎麼處理過時、太小的衣服?這樣做好不好?

3.學生發表。

4.師生共同歸納:

  (1)從衣服所附的標示中,可以知道採用的材料是什麼。

  (2)衣服的材料大致可分成棉、麻、絲、毛料、化學纖維、合成皮等。

  (3)衣服的樣式有套裝、西裝、洋裝、旗袍、休閒服等。

  (4)過去的商店比較少,必須到裁縫店訂做或自己縫製。現在的人可在百貨公司、服飾店、市場、大賣場購買。

  (5)過時、太小的衣服會留給弟妹穿或送到衣物回收站 

◆活動二:

1.進行””的遊戲

(1)各自尋找兩人一組。

  (2)兩人互看,幫忙對方整理衣著。

  (3)告訴對方為什麼這樣整理衣服,說出整理後給人的感覺如何。

2.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剛剛穿著時,注意哪些地方,講述穿著的要點。

3.師生共同歸納:

(1)在適當的場所穿適當的衣著。

  (2)穿戴整齊清潔的衣服是一種禮貌。

◆活動三:

1.   師生共同討論:

(1)如果班上要製作班服,你會怎麼設計?

  (2)班服的設計要注意什麼?

2.師生共同歸納:

 (1)班服的設計要美觀大方、活動自如、實用耐穿。

3.學生創作班服設計大賽學習單。

參考資源

標題

類型

來源

視訊

教材

自編

參考網站

標題

網址

 

 

 

教學活動三

領域

社會

次領域

國小社會

主題

鄉親的生活

子題

資訊教育

環境教育

單元名稱

家鄉的房屋

能力指標

1-2-1,1-2-6,2-2-2,3-2-1

教學時間

80分鐘

設計者

姓名

縣市別

服務單位

陳白玲

彰化縣

北斗國民小學

教學目標

1.      認識家鄉常見的房屋形式,並了解它與自然和人文環境的關係。

2.      了解家鄉的房屋特色與地方的建築之美。

3.      培養愛家、愛鄉的情操注意環境的保持與維護。

活動步驟

活動步驟說明

      引導活動:

1.事先讓學生蒐集有關房屋的圖片。

2.教師提問

(1)你住的房屋是什麼樣子?

  (2)家鄉還有哪些房屋的樣子和你居住的房屋有什麼不一樣?

3.學生發表。

      活動一:房屋大集合

1.請學生先觀察家鄉的房屋和房屋廣告單。

2.師生共同討論:

  (1)房屋可以分成哪些類型?

  (2)它們大都分佈在哪些地方?

  (3)為什麼它們要蓋成這個樣子?

3.學生發表。

4師生共同歸納:

  (1)房屋可以分為三合院、平房、透天厝、公寓、電梯大樓等。

  (2)三合院、平房、透天厝大都分佈在鄉村和郊區,公寓、電梯大樓大都分佈在市區。

  (3)房屋的建築除了顧及美觀之外,還有為了適應各地的地形、氣候等自然環境,以生產、消費等人文特性而發展出不同的房屋形態。例如在農村房屋通常蓋在自己農田就近照顧,三合院的設計有埕可晒農作物和加工;海邊的房屋比較緊密低矮,是為了減少海風的吹襲;工商業發達的城鎮,土地面積有限人口密集,所以房屋蓋得又高又密集。

◆活動二:建築之美

1.事先將師生共同蒐集有關房屋的圖片彙成網頁,於上課時播放觀察。

2.教師說明各地傳統或歷史建築的特色。例如閩南的圓樓、蘭嶼的石板屋、西式洋樓、日式建築等。

3.學生發表,看過或知道具有特色的房屋。

4.師生共同歸納:

  (1)從歷史的建築和街道可以知道家鄉開發的故事。

  (2)除了欣賞了解之餘,還要懂得維護建築就是保存歷史。

◆活動三:房屋大特寫

1.蒐集資料完成房屋大特寫學習單。

參考資源

標題

類型

來源

網頁、學習單

教材

自編

參考網站

標題

網址

 

 

 


Copyright (c) 1996-2001 Namo Interactive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tan5@mail.bdes.chc.edu.tw